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以我來時路,贈你沿途燈。為幫助安中學子了解高校最新動態(tài),掌握專業(yè)前沿信息,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40余所高校的100多名優(yōu)秀畢業(yè)學子重返安中,通過分享高中階段的學習心得和大學生活的精彩瞬間,助力安中學子精準規(guī)劃學習路徑,激發(fā)潛能,勇往直前。
高考是一場需要精準發(fā)力的馬拉松。趙恒浩結合進入清華大學的所見所聞及在安中的學習經歷,分享高中學習不僅需要持續(xù)努力,更需要關鍵時刻的精準發(fā)力。他認為,明確的時間規(guī)劃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在這場馬拉松中的制勝法寶。
玩轉“強基”,走進北大。鄭茜月結合自己通過強基計劃成功考入北京大學的寶貴經驗,細致解讀了以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為典型代表的全國強基計劃招生政策,希望能助力安中學子踏上更高的成長平臺,實現(xiàn)符合自身條件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
在組團學習中相互成就,在提前規(guī)劃中把握未來。趙夕然通過分享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參與科研及轉專業(yè)的經歷,指出明晰目標,提前規(guī)劃的重要性。同時,他分享高中時期與趙恒浩組團學習的經歷,鼓勵安中學子取長補短,在良性競爭中實現(xiàn)共同成長。
制勝的關鍵是復盤,是厚積薄發(fā)。王昱帆分享了自己高中階段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注重復盤和積累。這一習慣的養(yǎng)成促使她在2024年的高考中脫穎而出,成績進入云南省前50。她寄語學弟學妹:在自己的學業(yè)和人生道路上,堅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心定志堅,篤行不怠。施寒丹分享了浙江大學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多元的社團活動,并表示正是得益于高中時期國旗班的寶貴經歷,她能夠內心堅定豐盈,毅勇無前。她希望自己的求學經歷能幫助安中學子明確目標,點燃追逐夢想的熱情 。
南京大學的校友們展示了校園生活、優(yōu)勢學科,為安中學子提供報考建議,并希望自身的學習經驗能助力領悟努力的價值。
少年自當扶搖上,攬星銜月逐日光。付恒旭圍繞以“空天報國”的北航精神介紹了未來空天領軍計劃,鼓勵安中學子早立鴻鵠志,積極獻身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yè)。
務必要救自己于水火之中,不要放棄自己。劉雨鑫就高考備考經驗及武大的生活體驗展開交流,強調學習過程中堅持的重要性。
強軍事業(yè),期待有你。馬志堅通過解讀國防科技大學招生政策、講解專業(yè)特色、暢談軍校生活、講述國防科故事,分享自己的成長蛻變之旅,答疑解惑、引路領航,鼓勵安中學子積極投身國防事業(yè),踏上強軍征程。
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華中科技大學的劉羽、王瀟瑤、張欣然三位校友分享了大學精彩生活和高中學習經驗,鼓勵安中學子要對自己有信心,堅定理想信念,勇敢追夢。
北京理工大學的王融祺 、武許宸、楊琨杰、肖恒宇以優(yōu)秀校友的事跡激勵安中學子積極規(guī)劃未來,追求卓越,勇敢面對挑戰(zhàn),探索屬于自己的無限可能。
四川大學的關楊、王瑞劍、李子俊、王昕怡與安中學子暢談高中的學習經驗與志愿填報的心得,強調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辯證分析,權衡利弊,做出正確選擇。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陳忱、董芮希兩位校友全面介紹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專業(yè)定位與招生政策,并鼓勵安中學子秉持“至真致遠”的校訓精神,腳踏實地,嚴格要求自我,精益求精。
同濟大學的李昊丞、武子媛、張?zhí)煊?、施麟彥介紹了同濟大學的深厚底蘊,并結合自己高中時期走出迷茫的經歷,希望安中學子能夠珍惜時光,堅定前行,不留遺憾。
曾書樂展示了她在北京師范大學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激勵安中學子要勤奮學習,找到未來的人生方向,努力拼搏,終會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奇跡。
南開大學的康鈺蓉、王定熙、盛佳穎三位校友展示南開大學多元魅力的同時,呼吁安中學子正確看待考試,及時查缺補漏,提升抗干擾能力,始終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來應對困難,練就一顆“大心臟”。
山東大學的鐘浩玉、李親泉兩位校友詳細介紹了山東大學,并在互動中鼓勵安中學子確定目標后只管往前走,別輕易放棄,鮮花和月亮都在奔赴而來的路上。
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段懿容、馬福、楊程昱、杜玥靈介紹了中國農業(yè)大學的學術氛圍和農耕文化底蘊,他們表示,保持求知欲,專注于當下,執(zhí)著于理想,汲取前進力量,在未來能夠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成就。
大連理工大學的趙蕾裕芯、羅毅、楊瑞、矣浩然、沈思全全面展示了大連理工大學的校園環(huán)境、優(yōu)勢學科等內容,并結合自身經歷分享成長的過程中努力與機遇并行,只要堅持不懈、抓住時機,每位學子都能進入理想大學,開啟人生新篇章。
華南理工大學的陳怡鳴、袁浩翔兩位校友耐心解答專業(yè)選擇、學習方法等問題。他們表示,夢想并非遙不可及,只要堅定信念,珍惜時光,全力以赴,必定能夠抵達理想的彼岸。
中央民族大學的周孌、曹溪、張廷琴全面展現(xiàn)出中央民族大學的獨特魅力。他們表示,高中階段不僅是人生中最為關鍵和寶貴的時期,同時也充滿各種挑戰(zhàn),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不易,還需持續(xù)努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潘秋羽系統(tǒng)介紹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相關情況,她指出在高中階段要注重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思考學習目標的同時更要思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北京交通大學的趙瑜杉、彭思婕、祝迎皓、高昌堯分享了北京交通大學的招生政策,并強調保持好奇心的重要性。他們表示,正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憧憬,驅動著人們不斷前行,希望安中學子懷揣夢想,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
北京郵電大學的劉嫻提到高中生活是人生中最為充實和忙碌的階段,雖然短暫,但它給予的力量和啟示卻是永恒的,愿安中學子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中國政法大學的李筱深入介紹了中國政法大學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和就業(yè)前景。他認為高中時期培養(yǎng)的批判性思維、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時間管理能力,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中國礦業(yè)大學的溫洋藺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在安中的學習時光。她表示,安中在提供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希望安中學子珍惜時光,努力學習,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北京體育大學的董思年系統(tǒng)介紹了北京體育大學的專業(yè)特色,并結合自身經驗表明時間管理是高效學習的關鍵,尤其是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陜西師范大學的吳璟浩、李萌兩位校友不僅詳細解讀了陜西師范大學的獨特優(yōu)勢,更將話題聚焦于高中生活的點點滴滴。吳璟浩表示,高中生活塑造了今天的自己,希望安中學子用心感受美好,勇往直前,共創(chuàng)璀璨未來。
蘇州大學的張雅雯系統(tǒng)介紹了蘇州大學的辦學特色與獨特優(yōu)勢,并結合高中的學習經驗強調了堅持的重要性。她認為堅持是攀登高峰的階梯,希望安中學子堅持不懈,在挑戰(zhàn)中不斷成長。
西北大學的劉宇辰、廖敏、毛姝雯全方位地展示出西北大學深厚的歷史底蘊。廖敏認為樹立明確的目標對高中的學習至關重要,希望安中學子樹立清晰而遠大的目標,懷揣著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在知識的海洋中乘風破浪。
南昌大學的矣潤羲、楊雨婷兩位校友介紹了南昌大學的辦學特色,并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有效調整心態(tài)的策略。他們表示,要學會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適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迎接每一次考驗。
上海大學的朱涵生動描繪了上海大學的校園風光、專業(yè)優(yōu)勢,分享了自身高中時期克服挑戰(zhàn),高效學習的經驗,他認為勇敢追夢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云南大學的趙純、馬楊、周文賓、王正卿、張玉霞、李思嫻依托云南大學在學科交叉融合方面的成就,展示了跨學科思維在個人成長與未來學術探索中的非凡價值與深遠意義,為安中學子的全面發(fā)展增添了無限可能。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宋俊毅從多個維度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豐富的校園生活,并分享了高中階段養(yǎng)成規(guī)律學習與自律生活的有效方法,強調紀律意識對個人成長的核心作用,為安中學子的逐夢之路指明了方向。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的先俊瑞介紹了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的專業(yè)優(yōu)勢,并分享了高中時期嚴守紀律、充實有序的學習生活。他談到,正是對紀律的堅定遵守,培養(yǎng)了其高效自律的學習習慣,為他夢想的實現(xiàn)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預警學院的馮垚依托豐富的軍旅生活經歷和提升逆商的方法。他分享到,提升逆商的關鍵在于積極面對挑戰(zhàn),鼓勵學弟學妹們在逆境中堅韌不拔,將每一次挑戰(zhàn)都轉化為成長的契機。
湘潭大學的余艾欣、季曉麗、楊思怡、趙九蕭表示,重返安中,學弟學妹的青春熱情與安中校園的蓬勃朝氣,讓他們回到了充滿夢想與奮斗的難忘時光,愿今后攜手并進,共同書寫屬于安中人的輝煌篇章。
寧波大學的李雨馨、陳嬌嬌、王琳雅惠以寧波大學的國際化教育特色為出發(fā)點分享了專業(yè)知識與行業(yè)經驗。陳嬌嬌表示,知識的力量在于啟迪智慧,而夢想的傳承則能激發(fā)無限可能。
每一次傾聽,都是心靈的溫柔觸動;每一次分享,都是旅程的美好啟航。優(yōu)秀的畢業(yè)學子攜帶共同的記憶歸來,與學弟學妹共話青春夢想。聚則熾熱如火,散則璀璨如星。一屆又一屆安中學子從這里揚帆起航,奔赴五湖四海;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校友亦不忘歸途,以實際行動為夢想賦能。無論是正值青春的高中生,還是踏入高校的大學生,身為安中人,共同詮釋著安寧中學“至真致遠”的校訓精神,以真誠的付出與不懈的努力,共同譜寫安中的動人華章。
(供稿單位:云南安寧中學教育集團)
【責編 李媛】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3-17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2-24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