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姚建龍
人物簡介
姚建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政治與法律》主編,受聘為國務院婦兒工委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青團中央等在相關領域咨詢專家以及上海市重大行政決策咨詢論證專家、市政府立法專家、市教委法律顧問、浦東新區(qū)區(qū)委區(qū)政府法律咨詢專家等。曾任重慶市勞教戒毒所民警、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團中央權益部副部長,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青少年犯罪問題》主編,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上海政法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第二十六屆全國學聯(lián)副秘書長、第十二屆全國青聯(lián)委員等。近年來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十余項,各類決策咨詢課題數(shù)十項,發(fā)表論文二百余篇,出版?zhèn)€人學術專著九部。曾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優(yōu)秀中青年法學家、上海市杰出青年崗位能手、上海市禁毒工作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首屆“全國刑法學優(yōu)秀學術著作獎(1984—2014)”專著類一等獎等榮譽。
2015 年12 月5 日,獲評第十八屆“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榮譽稱號
從基層一線走出來的務實法律人
1999年的夏天,畢業(yè)于經(jīng)濟法專業(yè),被認為正是急需的既懂經(jīng)濟又懂法律人才的姚建龍,成為了重慶市勞教戒毒所的民警,他也是該所首次對外招錄的大學生之一。姚建龍在戒毒所工作的時間不長,卻經(jīng)歷了基層中隊的農(nóng)業(yè)組小隊長、職業(yè)培訓班小隊長、管教干事、所部生產(chǎn)科生產(chǎn)干事等多個崗位,親身經(jīng)歷了我國矯正機構走向規(guī)范的發(fā)展時期。這一段從警經(jīng)歷,對姚建龍產(chǎn)生了長遠的影響。無論是嚴謹務實的行事風格,還是在學術研究中最早提出重構我國戒毒體系、主張矯正一體化,以及多年后擔任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時諄諄告誡干警班學員:“不倚強凌弱,不刑訊逼供,不制造冤案”,都能看到這一段特殊經(jīng)歷的影子。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踐,這是姚建龍的信念,更是身體力行的日常。2008年12月,上海市長寧區(qū)人大常委會任命姚建龍為區(qū)檢察院副檢察長,由此開始了他的第二段為期近三年的法律實務生涯。姚建龍分管的是公訴科、未檢科、研究室,在他的帶領下三個條線都進入了全市優(yōu)秀行列。由姚建龍推動探索的社會調查制度改革、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試點、未檢一體化改革等在多年后均推廣為了全國性制度。姚建龍也因表現(xiàn)突出而在“恪守檢察職業(yè)道德、促進公正廉潔執(zhí)法”主題實踐活動中被確立為區(qū)檢察院先進學習典型。長寧凝聚網(wǎng)稱贊:“在他的身上,體現(xiàn)了作為一位優(yōu)秀檢察官、一位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體現(xiàn)了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忠誠和熱愛?!?/p>
2015年7月,黨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次年,《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正式印發(fā)。作為團中央改革方案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從各行各業(yè)選拔了43名掛職干部,全面參與機關日常工作,掛任團中央權益部副部長的姚建龍是其中之一。姚建龍也因此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將長期從事青少年法律研究的成果應用于頂層設計的機會。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的意見》、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團中央合作共建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全國“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qū)(村)”試點、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實施機制、青少年法律與政策協(xié)商平臺、《未成年人保護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訂等,都留下了姚建龍努力的身影。2017年1月,《中國青年報》報道指出:“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姚建龍擔任團中央權益部掛職副部長之后,在推進青少年相關法律和政策體系建設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而多年后,姚建龍回憶說:“這一段工作經(jīng)歷讓我明白了什么是‘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p>
2013年11月15日,在“送書、送法、送愛心”捐贈活動上為民工子弟學校學生做法治講座
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的執(zhí)著耕耘者
2003年6月,姚建龍從華東政法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僅用了六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助教、講師到破格副教授,再到破格教授的跨越,32歲時成為了當時華東政法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曾經(jīng)有位年輕學者請教其中的訣竅,姚建龍只是微笑著輕輕說了一句:“我知道上海春夏秋冬每一天太陽升起的時間?!?/p>
姚建龍一邊在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從事青少年犯罪與法律問題研究,一邊在治安學教研室從事犯罪學與治安學的教學,同時還兼任《青少年犯罪問題》雜志編輯直至主編。華東政法大學是我國青少年犯罪問題研究的重鎮(zhèn),姚建龍也被公認為我國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領域第三代學者中的杰出代表,與他的老師徐建教授、肖建國教授并稱青少年犯罪研究“三劍客”。在主持編輯《青少年犯罪問題》雜志期間,姚建龍推動了這本刊物的學術化轉型并將其帶入CSSCI之列,成為迄今為止國內(nèi)唯一曾經(jīng)入選C刊的犯罪學期刊。在姚建龍看來,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份。他講授的本科生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在學生評教中曾經(jīng)獲得全校第一的成績。他更是一直堅持給予困難學生更多機會的育人理念,成為學生心中改變自己命運的良師。
2019年11月24日,帶領研究生看望徐建先生
在華東政法大學工作近九年后,姚建龍調任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刑事司法學院快速實現(xiàn)了從全校二級學院考核倒數(shù)逆轉為第一的轉變,并先后獲評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統(tǒng)先進集體、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集體等榮譽,短短數(shù)年成為了校領導眼中的王牌學院和國內(nèi)知名刑事司法學院。2018年2月,姚建龍成為了上海政法學院既分管基建、后勤、資產(chǎn)、信息化條線,又分管科研、學報、司法所、研究院條線的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在高大上的講壇與接地氣的工地之間,他切換自如、殫精竭慮,解決了很多歷史遺留的難題,也盡己所能為上政的發(fā)展夯實后勁與根基。
2019年11月,姚建龍調任上海社科院法學所所長。作為國家高端智庫重要組成部分的法學所,既有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也有東吳法學的傳承與底蘊,但彼時也正面臨著諸多發(fā)展的挑戰(zhàn)。姚建龍到任后著力團隊建設,凝聚發(fā)展共識,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法學所在全院考核排名中已悄然實現(xiàn)逆轉進入前列,不僅重大決策咨詢成果顯著提升,而且以僅三十余位科研人員的體量在《2022年CLSCI年度發(fā)文觀察》中上升為全國高??蒲袡C構的第24位、上海第5位,在智庫建設與學科發(fā)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得到了法學、法律界的認可,在國家和上海法治建設中正發(fā)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
2020年8月29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制作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節(jié)目“守護明天”第4季錄制現(xiàn)場
博專結合與勤勉敬業(yè)的法學家
姚建龍以在青少年法學尤其是少年司法與未成年人法領域的執(zhí)著探索而在法學理論與實務界享有盛譽。有機構盤點了我國未成年人法學高引論文,姚建龍入選5篇,占比超過10%。我國少年司法實踐——從名詞到具體制度,很多都出自他的論證、倡導與推動。曾有豆瓣讀書網(wǎng)友評論:“如今研究少年司法完全避不開姚建龍這個名字?!边€有人評價說:“我國目前的少年司法理論框架、話語體系、實踐模式都深受姚建龍的影響,晚近二十年來我國未成年人法治的主要進步都深深留下了姚建龍的印記。”但在他自己看來,“二十年磨一劍”執(zhí)著于少年司法與未成年人法研究,不過是在以此為切入口,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與制度模式。
姚建龍的學問之道是“約而返博,專而求通”,他還在刑法學、犯罪學、矯正學、禁毒學、教育法學等領域深耕多年并同樣有著豐富和有影響力的成果。例如,在刑法學研究領域,有研究者在2017年所做的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姚建龍位列被引百次以上刑法青年學者(45歲以下)第八位;姚建龍也是國內(nèi)最早研究刑民交叉問題的學者,2001年就提出了“刑法的民法化”命題。在犯罪學研究領域,早在2010年就有學者盤點犯罪學學科后將姚建龍列為國內(nèi)和華東政法大學在犯罪學領域的代表性學者。在矯正學研究領域,他所主張的以大矯正觀重構我國矯正制度,以及建立統(tǒng)一的矯正學學科的觀點獨樹一幟。在禁毒學領域,他主編了“禁毒學叢書”,早在2002年即提出重構我國現(xiàn)行戒毒體系的觀點并為《禁毒法》所基本接受,他還主持起草了《上海市禁毒條例》。在教育法學領域,國家和上海多部重要法規(guī)均出自姚建龍的起草和論證。姚建龍在習近平法治思想、黨內(nèi)法規(guī)、浦東新區(qū)法規(guī)、監(jiān)察法學等領域也是代表性開拓者并不乏有影響力代表作。很多人以為法學家是嚴肅和刻板的,誰會想到姚建龍還涉獵童話、詩文、隨筆,出版了《呼嚕嚕與獨角獸的幸福生活》《臨湖而居》《法學的慈悲》等暢銷作品。
姚建龍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盡己所能是畢生奮斗的理想,深耕青少年法學是超越世俗的情懷,講授和研究刑事法是腳踏實地的生計,教好書培養(yǎng)好學生是從教為師的本分,而寫寫童話和隨筆則是留給自己的寧靜生活。
(2023年第07期)
【責編 李鵬】
人民網(wǎng)2024-10-16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4-08-26
?新華網(wǎng)2023-08-16